水书是水族特有的文字,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在有的专家眼里,水书相当于汉族的《易经》,内容博大精深,是水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族将自己的古文字称为“泐虽”,泐,即文字;虽,是水族的自称,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水族古文字由三类组成:一是图画文字,二是象形文字,三是借用汉文字。早在20世纪初,水族古文字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43年,曾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执教的著名社会学家岑家梧教授,首开水族古文字系统研究的先河。他认为,水书与殷商甲骨文有姻缘关系,其创始地在西北,后辗转迁徒而传入黔,是一种被压迫民族的文化。1983年,吴支贤、石尚昭撰文指出,水族古文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古文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遗产之一。1999年,王品魁破译了拉下村水文字墓碑上的水族文字,并推算出墓主死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水族古文字书写的墓碑。
在甲骨文之前,水族古文字就已存在。目前,已征集到的水书中不少卷本是顺治、乾隆年间书写的,还有少量水族文字碑文是1899年--甲骨文发现认定时间,以前明代所立的。荔波县最早的一本木刻水书是明弘治年间的。
关于水文字的来源,水族人有自己的说法。其中一个传说是:水族文字是水族的一位名叫陆铎公的先祖创造的。相传他花了六年时间创制文字。起初,水族文字“多得成箱成垛,堆满一屋子”,后来天皇派天将烧了装着水族文字的房子。陆铎公生怕再遭天皇算计,此后全凭记忆把文字装在肚子里。
另外一个版本的传说是:水族文字是陆铎公等六位老人在仙人那里学来的,仙人根据水族地方的各种牲畜、飞禽和各种用具,造成了泐虽。六位老人经过六年的学习,终于把泐虽学到手,并记在竹片、布片上带回。在回家路上,泐虽被人抢走。为了避免再遭人谋害,凭着记忆,陆铎公故意用左手写泐虽,改变字迹,还将一些字写反、写倒或增减笔画,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特殊的水族文字。
至今,水族古文字在水族社会中,仍然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对写有水族古文字的水书,哪怕是一张纸屑,人们都不能跨之、坐之、踩之。贵州民族学院教授潘朝霖认为,水族古文字沿用至今,这其中必有深厚的文化精神依托和底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