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彝族彝族人物正文

马成林

发布时间:13-11-29

马成林,彝名瓦渣波,1954年3月出生于建水县官厅镇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老资格的陶艺创作名家,在建水碗窑村提起马成林,几乎无人不晓。马成林几十年来全身心扑在陶艺创作上并练就一身扎实功底,他还毫不吝啬地传授自己的技艺,培养出了一大批紫陶创作的年轻人才,为助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马成林自幼酷爱民间美术,对陶艺创作更是有着极大的热情。他曾跟随建水着名陶艺家向福功学艺,并受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杨大申教授指导。在几十年系统的创作实践中,马成林掌握了扎实的制陶功底,集紫陶设计、书画、塑型、雕刻、烧制和打磨的能力于一身,是建水紫陶界不可多得的“全才”。

由于自小深受彝族文化影响,他创作的作品往往更加富含民族文化内涵,更加新颖别致,更能打动人心。因此,他的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其中1986年与陈绍康共同创作的《仿古台灯》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珍藏。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尝试采用浮雕、立雕等技法创作了很多大型陶艺装饰作品和同实用相结合的紫陶工艺品,如绿春民族广场的哈尼民族墙、建水步行街的仿古灯托与灯罩、文庙棂星门“仿青花盘龙缸”等。

在自己尝试创新的同时,他不忘培育新人,1988年至1997年其兼职建民中学职高班,讲授绘画与工艺美术课程,为红河州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由于他在陶艺创作上的突出表现以及在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产业方面做出的贡献,先后获得了“红河州民族民间优秀美术艺人”及“建水县第一届优秀人才”的荣誉称号。

2004年,马成林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形成了集教学、研究、开发新产品和培养人才于一体的开放式产业发展模式。当别的人为了抓经济效益忙于盲目模仿和恶性竞争的时候,他依旧把创新和培育新人摆在首位。几十年来,建水大大小小数十家陶艺作坊,很多人都受过马成林亲自点拨,马成林不但无私传授自己的所知所学,同时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并且从不以师者自居,遇到学员有不懂的地方,总是坐下来耐心讲解。正是这种无私精神和高尚品质使他受到众多紫陶爱好者的追随和景仰。马成林多年来孜孜不倦教诲人才的举措,也在客观上造就了今日建水紫陶业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景象。

付出终有回报,2007年,马成林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同时由他设计的多件作品在省级以上展会上获得奖项;2009年,其多件作品入选云南省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