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毛南族毛南族历史正文

毛南族历史概况

发布时间:11-11-14

毛南族是广西的世居民族之一。1956年12月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称“毛难族”。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毛南族”。据考证,“毛南”一词系“母老”的音转和异写。远古时候,毛南族地区原住着“母老”人,后因语音发生变化而出现差别。自宋代以后,史籍上曾把“毛南”写成“茆滩”、“茅难”、“冒南”、“毛难”等,这些称谓既是族名,又是地区的名称。毛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本民族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族侗水语支,与侗族、水族、仫佬族、壮族等民族语言有20%相同或相近,语法特点与侗语、水语接近。毛南族用汉字,除儿童和部分妇女外,大多数成年人都既说毛南语,又通讲汉语和壮语。

毛南族是从古“百越”中的“僚”分化、发展而来的。史籍载,汉末至隋唐,毛南族同水族、侗族和仫佬族都分布在僚人居住的黔桂边境。在经济生活、文化习俗诸方面,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语言,毛南语同水语最接近,同侗语、仫佬语有四分之一左右词汇相同,这反映了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

宋代毛南族地区先后属羁縻抚水州和镇宁州管辖。《宋史·抚水州》曾对该地区作过如此描述:“当地先民,虽有畲地,收谷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他处。”明、清时代,毛南族先民由“伶人”分化出来,被称为“苦卖伶”,聚居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和下南乡(通称“三南”)一带。

毛南族有潭、覃、卢、蒙、韦、袁等姓氏,其中以潭姓的人数量较多,约占毛南族的70%以上,分布的地区广,其次是覃、卢、蒙姓。历史上,他们是同姓聚族而居,在一个村寨之中异姓杂居的现象很少,解放后异姓杂居以至同壮族人民杂居的才逐渐增多。

自明、清以来,毛南族聚居地出现过多种族谱碑文,分别记载了各姓氏宗支演变情况。比较完整的有下南乡坡用村的《谭家世谱》石碑,其中说谭姓始祖三孝来到“三南”定居后,于明嘉靖甲午十三年(1534年)五月写的《自序》中,概述了他的经历和毛南山乡实况。

清末以后,由于逃荒、避难和另谋出路,一部分毛南人逐步迁离“三南”,分别到本县附近乡村,及宜山县、南丹县七圩乡、河池市拔贡乡、都安瑶族自治县等一些地方安家落户,建立村庄。至今,这些地方的毛南人约占本民族人口的8%左右。在封建社会,深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把毛南族人民推进贫困和灾难的深渊,因此毛南族人民不断起来进行反抗斗争。宋庆历四年(1044年),区希范率领本县壮族、毛南族群众,联合贵州省荔波县蒙赶带领的农民队伍举行起义,攻破环州(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给宋王朝在本地的统治势力以沉重打击。清咸丰末年,石达开回师广西,又有不少毛南族农民投奔太平军。抗日战争时期,毛南族组成两支抗日队伍,多次占领思恩县城和邻近乡村,与日寇交火、周旋,阻止他们闯入本地区烧杀掳掠。1949年11月,国民党统治崩溃时,广西保安十团残部逃窜"三南"地区,负隅顽抗,被毛南族革命武装力量一举歼灭,迎来民族解放。

毛南族历史悠久,社会结构多元化,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瓦解后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原始社会的组织、生产方式、习俗和意识等残余,长期影响毛南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起,出现了封建统治机构,同时残留着血缘组织"隆款"和部落联盟性质的“乡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