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正文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民族性

发布时间:19-03-10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民族性,是指我国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都具有自己鲜明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历史、文化及生活习俗的个性特征。

众所周知,“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作为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在构成和识别民族这个人类文化共同体的诸多因素中,服饰是最为直观、明显的要素之一。对于我国55个少数民族来说,我们凭借服饰的质地、款式、色泽等特点,就基本上可以将其一一加以区分。其原因就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征。如赫哲族是我国传统的渔猎民族,他们的服饰就体现出了鲜明的渔猎经济特色,制作服饰的原料主要是鱼皮和兽皮。以鱼皮制作服装,这在我国其他民族中是极为罕见的,在世界民族中也比较少见;性情豪爽、英勇剽悍的裕固族是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男女均穿毛褐或布制高领右衽长袍,束腰带,着高筒靴。男子戴圆筒平顶毡帽,女子戴前缘镶有两道黑边、帽顶缀有红线穗的喇叭形白毡帽;藏族穿着腰襟肥大、右衽长袖的氆氇长袍或羊皮袍,为便于活动常袒出右臂,或袒出双臂而将两袖系于腰间;黎族妇女一般胸前内罩一块三角形的遮胸布,外穿无领、无钮的对襟长袖上衣,下着色泽鲜艳、花纹图案精致的筒裙;基诺族妇女头,戴“砍刀布”制成的三角形尖顶帽,形似现代都市中流行的风雨衣上的尖顶帽。帽的前沿向外翻卷,前沿和尖顶上有黑色、淡红色、黄色条纹,帽子的两侧下垂,直披到肩上;独龙族的服饰特点更明显,他们的男女服装实际上都是一块或两块比较
长的麻布,穿时从左肩腋下围向前胸,露出右臂,然后用绳子’或竹针拴结即可,披落自如,白天当衣,晚上可以做被,再如纳西族的“披星戴月”、高山族的贝衣,彝族的“英雄结”、“擦尔瓦”、鸡冠帽,花腰傣的腰带、斗笠、佤族的头箍,苗族的银冠、银角,羌族的羊皮坎肩等等,特点都十分明显。即使服装很近似的新疆各民族,别具一格的维吾尔四楞小花帽“朵巴”、缀有猫头鹰羽毛的哈萨克小花帽“塔克亚”、带有后帘的塔吉克小花帽等,仍能将他们轻而易举地区分开来。同样穿长袍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也能从袍子的长短,是否开衩和衣襟、袖口的装饰等加以辨别。

这种民族特征的形成和存在不是偶然的,它是伴随着每个民族的产生和发展,由这个民族特殊的生存环境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等众多的因素逐渐积淀而成并相沿成习、为世人所公认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生活方式,为各民族提供了不同的物质产品和衣饰原料;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需要、不同的兴趣爱好又决定了各民族服饰不同的式样、颜色等等。当然,这种民族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各民族的发展、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民族融合因素的增加,时时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