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简,字稚青,1898年生于剑川金华镇桥头街的一个白族家庭。父亲是位正直的饱学之士,叫张鹤裳。从小张伯简就深受父亲正直爱国和学习认真的影响,所以在家乡尤以诗文和书法见长,以正义和宏论给故乡留下深刻的印象。
张伯简学习刻苦用功,在家乡读完小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大理省立第二中学。他不但努力学习,名列前矛,且关心时势和政治。1916年,学生与宪兵发生冲突,张伯简作为组织领导者之一,充分显示了他的卓越的社会观和组织能力。
1917年初中毕业后,回故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员。由于他是一位卓有见识,具有强烈救国爱国心的热血青年,为了实现他的抱负,于1919年投到广州这个革命的中心,去寻求革命真理。同年到法国巴黎留学,参加勤工俭学。在法国,他与赵世炎、李立三、刘伯坚等于1921年2月提出了“互相、劳动、改造社会”等口号,成立劳动学会。接着于3月28日成立了勤工俭学会。会员很快发展到200多人。1921年冬,张伯简特赴德国,加入德国共产党,后与旅欧共产主义小组张申府、赵世英、周恩来等建立了联系转为中共党员。1922年6月,旅欧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正式成立,赵世炎被选为书记,周恩来、张伯简分别选为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1922年秋,张伯简被派往苏俄,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会后留莫斯科,入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4年张伯简从苏回到上海,协助发行蔡和森、恽代英主办的《向导》、《中国青年》。9月,青年团中央决定任弼时为江、浙、皖区委委员,张伯简、俞秀松为候补委员。11月张伯简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出版部书记。
1925年1月中、下旬,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上海召开。张伯简负责大会的筹备工作及文书,保卫工作。会间,他与林育南、张秋人、恽代英、任弼时作为筹备组成员,参与了讨论决定各项大会议程。并在会上选为代理农工部主任。1925年秋任广州中共区委执行委员军委书记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张伯简为教员。但因工作繁忙及肺结核复发未能参加授课。
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及疾病等原因,虽经党组织安排到当时医疗条件最好的珠江颐养园医院。但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而于1926年8月病逝。时年仅二十八岁。
张伯简是至今有史可证的云南最早的一位白族共产党员,也是较早进入中共中央领导层从事领导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