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壮族壮族文艺正文

壮族曲艺:唱天

发布时间:11-11-02

唱天,又名“奠天”、“弹叮”、“揖叮”,是流行于龙州、凭祥、宁明、防城各族自治县及中越边境壮族聚居地的一种自弹自唱、坐唱形式的曲艺。平时婚嫁、娶丧、节日喜庆、起新屋等喜庆日 子,村民都要举行“唱天”、“跳天”等活动。其中的唱天,既唱山歌、情歌,也唱带故事情节的叙 事长歌。这种叙事长歌是由民间艺人自弹自唱,或者由乐手弹天琴伴奏演唱的。

唱天这一壮族曲艺品种,历史悠久。群众把他们的“独天”、“对天”、“奠天”、“跳天”等统称为“天”,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在远古,壮族有一对青年男女,生得十分美丽,男的叫侬 端,女的叫侬亚。他们相亲相爱,能歌舞、善弹琴,是天生的一对,举世无双。他们的歌能唱走人们 的苦和难,琴声能解除壮家的愁和闷。人们亲切地把他们称为“细弟”(小弟弟)、“细妹”(小妹 妹)。他俩所到之处都受到壮家人的欢迎和称赞。后来,侬端化为金龙,侬亚化为金凤,一齐成仙升 天。从此,人们尊奉他俩为歌、舞、乐“先师”,把他们所唱的歌称为“天歌”、所跳的舞称为“天 舞”、所弹的琴称为“天琴”,并把“先师”留下来的歌、舞、乐世代相传。唱天便成为本地壮族人 民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形式,它维系着壮家人的喜怒哀乐,成的本民族的历史、政治、 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精神生活的真实反映和艺术的记录。

唱天源于民间祭祀仪式和巫事活动,据宁明县《风俗志》记载:“巫觋”以匏为乐器,名为“鼎”,手弹其“鼎”,而口唱鄙俚之词。《龙州纪略》说:“龙州遇有疾病者,延鬼婆室家,永夜弹唱, 新族妇女饮啖为散福。鬼婆大约青年者多,手拿三弦,脚抖铁炼(链),锒铛之声,云以锁鬼。其宣 扬诅祝,哪哪之音。”清末龙州文人黄敬椿诗有:“口出蛮音莺弄巧,足摇铃子手挥弦”之诗句,说 明龙州、宁明一带群众在明清时期就在巫事活动中以唱天形式请神赐福,驱邪消灾了。防城一带的壮 族所谓“奠天”,就是祭奠天神、请仙降神,祈求天神赐福庇佑,驱邪消灾,以保此一方平安清吉、 人丁兴旺。由于人们所居住的地方至为偏远,俗有“天涯的天涯”之谓,故其仍保持着原始习俗:以 天为神的巫祀遗风。

在民间“窝坡节”以及日常群众中的嫁娶,迁新居等等,便由巫师设坛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由天师或天娘,头戴用红布制成的彩绣羽(俗称莲花),身穿黑底镶白边的长袍,腰系青、白或紫色 长绦(未婚者用红色),手抱“天琴”或手执扇子、绢帕或足摇银链进行说唱表演。表演形式有在坛 前跳跃起舞的,也有坐着自弹自唱,或一人弹天琴伴奏一人演唱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群众对文 化生活的需要,唱天的内容从酬神娱神向着反映人们的劳动生活、道德情操、理想追求等方面发展。 并逐渐脱离了原来的祭祀仪式,进入社坛、广场、庭院进行演唱,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的曲种,深受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