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藏族藏族文艺正文

藏戏演出的广场与舞台

发布时间:12-03-08

藏戏舞台美术在1959年民主改革后才逐渐形成,以前只有在广场演出藏戏等民族戏曲时所用的面具。戏衣、冠戴饰物、涂面化妆和道具等。藏戏美术主要来自早期民间美术和藏传佛教的一些传统造型艺术。如面具,据文献记载,吐蕃王朝早期,在民间艺术表演中相继出现动物形面具和人头人脸面具。8世纪时,寂护、莲花生、赤松德赞师君三尊建造桑耶寺时,就开始了神像的塑造。11世纪,随着密宗各种吉祥祭祀仪式,特别是跳神“多吉嘎羌姆”的形成和发展,塑制出更为完整、丰富和精美的各种愤怒与慈善的神像面具。由此可见,西藏寺院的祭祀仪式多吉嘎羌姆及各种神佛、动物和鬼怪的头像面具,至晚在8世纪已形成,并已传人民间。13世纪,由高僧曲吉旺秋整理,留下了许多包括面具制作规定的跳神脚本,以后的面具都按此制作。到17世纪,以布达拉宫扩建后宫内的造型艺术为标志,藏传佛教的造型艺术及绘画、雕刻、装饰、建筑等艺术,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期。

藏戏的各种面具、服装、冠戴、鞋靴、饰物等道具吸收融化了寺院绘画、雕塑、工艺、图案、装饰等艺术,使之直接参与形象塑造,在表演时成为角色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在演出中结合各种表演手段,以表现角色的精、气、神,展示其内心世界。西藏因限于物质和技术条件,长期以来各剧种艺人艰难地摸索着能被观众接受并喜爱的演出形式。他们把戏曲美术的重点放在人物造型方面,将程式化、装饰性很强的面具、服饰和比较写实的简单涂面化妆及一部分生活化的表演相结合,作为演员塑造戏剧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演出装置方面,长期采用完全空场方式,没有布景,只依靠简陋的象征性道具,有时甚至直接以生活用具或宗教物品为道具,进行虚拟表演;还以挂有汤东杰布画像和绑插着一根柳树枝的大帐篷顶杆及桌子上供盒为中心,组成灵活的演出空间。

西藏民主改革以后,专业藏剧团开始学习吸收内地戏曲和话剧的一些舞台演出方法,致力于革新传统的广场演出装置,创建并发展藏戏舞台美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专业藏剧团和少数有条件的业余藏戏团体,任用并培养了一批专职舞台美术人员,使藏戏舞台美术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进而形成了具有广场演出特点和传统艺术风格的藏戏布景、灯光、化妆、效果、面具、服装、道具和装置等全套完整的舞台美术。

上一篇:藏戏的布景 下一篇:前藏妇女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