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瑶族瑶族文化正文

瑶族平地瑶与民瑶支系

发布时间:13-12-19

宋元时期,在湘桂粤边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瑶族人口,他们主要是过着刀耕火种生活的盘瑶和过山瑶,即当时人们所称的“高山瑶”、“生瑶”。明清两代,这一地区的部分瑶族经过文化整合,形成新的支系----平地瑶、民瑶,也就是以汉族方言语支交流的瑶族支系。

明代,因官府的围剿、镇压和招抚,部分瑶族下山移迁到丘陵谷地定居,长期与汉壮民族杂居交往,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如史书所言其语言习俗“已与齐民同”,成为耕种水田、旱地、纳租税的平地瑶和民瑶。

据清同治《永州府志》记载,有居住在永州(今湖南江华)上五堡的“李东仂等十七户约三百名”平地瑶,原系明洪武初年被“县令周于德协同百户韩恩抚瑶下山,准买大同乡民田,秋粮一百四十一石三斗零为业,编户四十有五,每宿俭点一人为千长,又立瑶老为之约束。后有征调,惟听韩恩后裔遣使”。

现存于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武昌府永州江邑铜牌”也说,江华伍堡的奉、唐、李三姓平地瑶是“元末之时由千家峒逃出来,至广西平乐府富川县灵停乡七都八兽岭第七甲铜盆村居焉。闻上湖南南疆被元军耿指挥诛剿,民逃四散。南乡田地抛荒,旧地尽草木,无人耕种,国课空悬”。因此,三姓瑶民移民上伍堡,并“写具奏文,上奏江华仁县”。“(明)永乐二年,归并四里,附从归化。蒙圣恩勒令奉、唐、李三头户,设立伍堡,分为三宿,丈田额粮,划分边域为三,分防镇守,把守三条九隘之夷。主景泰三年,具领皇册,一十七户同领户籍。上判奉、唐、李永为三宿头户户长,推户纳饷征收,为三宿领袖,统辖诸务。”该碑原立与“武昌府江邑正堂之侧”,可与《永州府志》相印证。

广东阳山县三坑瑶族,自天顺年间下山,陆续开垦,批山住种。明初,朝廷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置卫、所,并招部分瑶民为兵丁屯田戍守。

明朝中期,卫所屯田制度渐遭破坏,部分瑶兵成为居住在平坝地区的自耕农,受平坝地区汉族文化的影响,他们逐渐演变成为新的族群——“民瑶”或“良瑶”、“粮瑶”。据清道光《化州志》说:“瑶,良兵之役,始于明成化间。粤西瑶、潼作乱,侵掠州邑,后就抚,随着安插。太守孔镛以恩信结之,拨荒田以俾之耕而其徭役。”

据广西荔浦县雷姓瑶族所保留的《雷氏朝尚公宗谱》记载:雷姓原为过山瑶,祖居千家峒,元大德年间逃到广东“大罗山”(今罗定)。明永乐四年(1406),“奉调抗击安南”,事后定居广西浔州府。成化元年(1465),被征调为瑶兵镇守府中游地区,后与汉族兵丁一起在今平乐,荔浦、昭平、蒙山之间的九堡十三冲屯田戍守,其后裔为今荔浦雷姓平地瑶。

广东阳山县称架芦田太平峒瑶族的族谱也说,他们是明洪武年间从广西桂北贺县迁来本地耕种定居的。据练铭志等着的《排瑶历史文化》反映,阳山瑶族的前身是居住桂北的排瑶,迁阳山后失排瑶语言习俗,与当地族群融合,渐为平地瑶或民瑶。湖南宜章莽山的排瑶,情形也大致相似。

明末清初,一些汉、壮族因不堪官府压迫剥削,逃入湘、桂、粤边界地区与瑶族杂居,或因谋生、入赘到瑶寨,受瑶族传统文化影响,自认是瑶人,人称其为平地瑶或民瑶。据有关学者调查,湖南江永松柏乡源头村任姓平地瑶,其始祖原籍山东青州府,明洪武元年迁至江永松柏居住;江永上圩乡义姓平地瑶,其始祖原籍山东德州平原县,北宋开宝二年因仕宦迁居舂陵(今宁远),后迁营道(今道县),宋天圣年间,移居江永上圩乡一带。

民瑶、平地瑶虽然在风俗习惯上,保留的民族特色不明显,但其一直保留着与瑶族认同的心理。平地瑶和民瑶由于开始逐步定居,主要种植水稻、畲禾及薯、豆、芋等农作物。这部分瑶族大多数被编户入籍,供赋税,故史籍又称其为“熟瑶”、“良瑶”。因长期与汉族接触,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其文化发展亦较快,瑶族地区的社学、义学也大多办在平地瑶、民瑶地区。清代郴州等地的平地瑶中还有人中过举人、进士。

平地瑶也过盘王节,跳长鼓舞,但多以芦笙为伴奏,故称“芦笙长鼓舞”。今生活在广东阳山称架和龙门蓝田的瑶族同属民瑶、平地瑶系列‘虽失去了本民族语言,但依然保留某些民族传统的习俗如瑶族的姓氏、瑶族的耕种习惯等,与瑶族认同心理强烈。

上一篇:瑶族服饰 下一篇:瑶族的布努瑶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