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彝族彝族工艺正文

彝族壁画

发布时间:14-01-07

松下踏歌图

现存于文昌宫龙潭殿文龙亭亭壁上的《松下踏歌图》,也称《彝族踏歌图》,绘制于公元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是至今云南乃至国内发现最早的彝族踏歌壁画。壁画描绘了18世纪中期巍山彝族风情习俗景象,内容为节日期间彝族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踏歌的情景。画面远处山峦起伏,在近处的一株苍树下,30多个彝族男女在草坪上围成圆圈正欢歌起舞。圆圈内有3人,2人吹芦笙,1人吹笛,边吹边舞,大步跳跃,圈外的3人,1人弹琵琶,1人吹笙,1人扬扇在伴舞助兴。环圈而舞的30多人男女老少随着笛子、芦笙的节拍跳唱,有的扬手,有的转身,有的牵手,各具神态。男子头戴斗笠,身穿无领对襟衣,外罩长衫,脚穿云头鞋。中年妇女头盘黑布包头,上身穿无领领褂,腰系麻布围腰,下身穿宽裤脚裤子。《松下踏歌图》中出现的服饰与今天巍山彝族服饰基本相同,对于我们研究滇西彝族的节日、歌舞、月艮饰、习俗等均具有较高价值。

罗色庙壁画

罗色壁画位于云南石屏县冒合乡的罗色庙正壁上。罗色为彝语,意为部落首领。罗色庙是为纪念率众与妄图侵占异龙湖一带的外族而战死沙场的明末世袭土知州彝族首领马赫奴而于公元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建立的。壁画创作于公元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共有9壁,壁画全长16.96米,宽2米,内容分“出师”“拒敌”“凯旋”三部分,画面以左到右,以连环画形式绘制而成。画面先以简洁之墨线勾勒,再施以青绿、朱砂、赫石等矿物质原料所绘;场景宏大,人物众多,面目各具特色,栩栩如生,是研究明清时期异龙湖地区彝族政治、经济、民族服饰、礼俗及壁画艺术的珍贵资料。1983年红河州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霍承嗣墓壁画

1963年发现于今昭通市昭阳区后海子的霍承嗣墓室壁画,是迄今为止云南发现的唯一的古代壁画墓,为公元385~394年东晋时期滇东北南中大姓霍承嗣的招魂壁画墓。1965年墓室被整体迁建到今昭通市第三中学内。

墓室上面有高达5.20米,南北长29米,宽24米的高大封土堆,当地人称“梁堆”。该墓墓室内壁东、西、南、北四壁均有彩色壁画。西壁壁画形象地展现了晋代大姓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的“夷汉部曲”图形象生动逼真,有彝族27人,他们都披毡跣足,头发绾成高髻,与近现代滇东北以及四川凉山彝族的服饰“瓦拉”和“天菩萨”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滇东北霍氏大姓统属的“夷汉部曲”中,有今天昭通彝族先民。早在1600多年以前的东晋时期,滇东北、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服饰已形成,虽历经千年历史变迁而不变,可见彝族传统服饰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