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裕固族裕固族文艺正文

裕固族的音乐

发布时间:11-11-03

裕固族居住在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麓,人口10569人(1982年统计),由于居住地区和语言的不同,有西部和东部之分。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裕固人主要从事牧业,信仰嘛教,同时保留着一种叫“点格尔罕”的原始崇拜形式。

裕固族民间音乐亦有西部、东部之分。东部民歌以肃南县康乐区为代表;西部民歌以肃南县明花区和大河区为代表。按传统的分类法,以诗做词的民歌,西部叫“耶尔”,东部叫“顿”;用衬词、数字及无诗歌韵律的语言作歌词的则不称作耶尔或顿。西部民歌中的耶尔又分历史歌、牧歌、割草歌、织褐子歌、捻线歌、情歌、婚礼歌、酒歌等8类;不称作耶尔的分奶幼畜歌、垛草歌、催眠歌等3类。

西部裕固语叫“那木它尔耶尔”,亦称“劳玛可耶尔”,意即故事歌。歌词长大,曲调短小,反复演唱,旋律具有朗诵性。《西志哈志》一歌叙述了裕固族先民16世纪自嘉峪关外东迁入关的史实和传说。

西部裕固语叫做“华勒安耶尔”,衬词多用“啦来老”,故也叫啦来老,曲调较平和,柔美。

西部裕固语叫“吾勒耶尔”,其中又分戴头面歌、告别歌、待客歌3种。

东部民歌中的顿,分牧歌、婚礼歌两类。顿,东部裕固语又称“蒙古尔顿”,意即蒙曲。如以马为题材的《青色的宝马》、《三岁的小马》;反映旧时代妇女苦难生活的《紫红的檀香》等。东部裕固人民举行婚礼时经常演唱蒙曲,如新娘上马时唱《长鬃马》,待客时唱《初八的月亮》,迎亲途中唱《父亲的恩情》等。不称作顿的有奶幼畜歌、擀毡歌、学步歌等。①奶幼畜歌。是唱给母畜听的,词曲均不甚定型。带有即兴性。②擀毡歌。是擀毡时齐唱的劳动号子,以数字做歌词,借以统一动作,曲调短小,节奏鲜明,常作即兴性的自由发挥,情绪热烈。③学步歌。东部裕固语叫“穆拉达的拉”,意为牵着手走。曲调接近“擀毡歌”,唱词亦极简单。

此外,裕固族人民中还流行“少年”(即花儿)、藏族的山歌、汉族的小调和蒙古族的划拳曲等,它们已具有裕固族民歌的某些特点。

裕固族东、西部民歌的共同特点是:采用五声音阶,大多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耶尔和顿的节奏自由辽阔、音调高亢悠扬;其他民歌节奏规整结构均衡。歌词有4句一段和两句一段两种形式,以押尾韵为主,有时也押头韵和腰韵。裕固族西部民歌歌词的格律多以7、8个音节为一句,或11、12个音节为一句。这和成书于11世纪的《突厥语词典》所记载的古代突厥语民歌在每节句数、每句音节数和押韵方式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西部民歌的音乐特点是:①多采用四度-五度调式骨架,其中相距八度的两个主音构成旋律的支柱。

从高音区的主音下方四度音作五声音阶式的上行级进到主音,是西部民歌的典型音调;②由于单调重音的关系,西部民歌常用前短后长的节奏型,细分强拍,弱拍延长。如:③被称做耶尔的民歌,曲首常有吆喝性的短小引子,它往往是全曲音调的核心;④有许多民歌第2乐句是第1乐句移低五度的变化重复;⑤旋律进行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第1种呈低-高-低波浪形;第2种一开始就在高音区,旋律线从高音区下降后,又有一次起伏。如:东部民歌的音乐特点是:①多采用五度-四度调式骨架,其中相距八度的两个属音构成旋律的支柱。②节奏基本划分遵循前长后短的原则,常用细分弱拍,强拍延长的节奏型;如:③旋律多采用低-高-低线条进行,第1乐句上扬,第2乐句下降,这是和东部裕固语的语调相联系的。如:东部民歌的风格和甘肃、青海的蒙古族民歌相近。具有比较粗犷、奔放的气质。

上一篇:天鹅琴 下一篇:体育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