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风景正文

艾提尕清真寺

发布时间:11-11-08

艾提尕大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是全疆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5.22亩,坐落在喀什市中心艾提尕广场西侧。这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坐西朝东,由寺门塔楼、庭园、经堂和礼拜殿四大部分组成。

寺门塔楼正对艾提尕广场,天蓝色寺门宽4.3米,高4.7米,门两侧各有短墙相接;外两侧各有一高12.5米的砖砌圆柱,底粗顶细,往顶又各有一塔楼(邦克楼,为寺内教职人员召唤穆斯林析祷礼拜之用)。寺门上方的墙顶是一条长8米、距地面10.5米的巨大平台。每逢盛大节日,平台上就会传来通宵达旦响彻云霄的羊皮鼓和锁呐乐声,为云集于艾提尕广场的数万穆斯林制造节日的欢乐气氛,大规模的“撒满”群舞盛况空前,为全疆各地所罕有。这里既是宗教圣地,又是节日喜庆的场所,“艾提尕”——“节日礼拜与集会之所”,因此得名。作为大清真寺入口的寺门塔楼,在造型艺术上位列整个建筑之首,堪称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早已成为喀什噶尔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

进入寺门是一个八角形穿厅,内有一20亩大庭园,南北两侧各有一排18间的经堂,为伊玛目讲经和宗教学生习经之所。园内设有两个水池,四周白杨参天,桑榆繁茂,虽居闹市中心,内中却格外清静幽雅。

礼拜殿设在寺院西端一个用栅墙隔开的大院落内。礼拜殿又分为内、外殿和殿堂入口3部分,均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基之上;南北总长140米,东西进深19米。如此面阔的大型礼拜殿,“不但国内所无,即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第164页)。外殿有140根高达7米的绿色雕花木柱成网格状排列,支撑着白色的密肋天棚;宏敞齐整、气势雄浑。寺内平时有二、三千人做礼拜,“居玛日”(星期五)有六七千人;逢节日时在寺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二三万人之多。

艾提尕清真寺建于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当时该寺所在地尚属城外一片苇滩,由赛亦德、阿里长子桑尼斯·米尔扎<即“喀什噶尔汗国”苏丹阿巴拜克日生父)首先在今礼拜殿内殿址上起建一小清真寺。1538年叶尔羌汗国的喀什噶尔总督吾布里哈德尔伯克将小寺扩修为能在居玛日做礼拜的中型清真寺。1787年今疏勒县罕南力克乡女地主祖鲁裴叶海尼姆再度扩建该寺,并在喀什城南郊的帕合太克里村购置上千亩土地捐给寺院作“瓦合甫”地产。1798年一个名叫古丽拉米娜的外地妇女前往巴基斯坦,途经喀什病故,临终前将其所带财物捐出;拓展旧寺与门楼前空场,并正式定名为“艾提尕大清真寺”。1809年,清朝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郡王伊斯坎德尔在寺中庭园内开掘水池,栽植树木,并将旧房翻新扩建。1872年,阿古柏在寺前正式建起寺门塔楼,又增加了许多新设施,才形成今日所见规模。

艾提尕大清真寺不仅是新疆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亚地区许多教阶较高的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和学者都从这里毕业,其他还有更多的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早年也在此受过严格的学业培训。建国后,寺内一些德高望重的爱国守法宗教人士,还被各界人士推举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同时又埋头著书立说,为新疆的历史与宗教研究贡献力量。

上一篇:东关清真大寺 下一篇:乌孜别克族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