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族群众中,不论男女老少都爱打叮咚,并把它看作自己心爱的乐器,还编了许多叮咚民 歌,每 逢过年过节或集会庆祝,就一边演奏、一边歌唱。有一首叮咚歌这样唱道:“山栏稻米软又 香,过去全被地主尝,贫农深夜守山栏,打起叮咚把野猪赶。今天黎族得解放,山栏稻米人 人尝,叮咚越打越响亮,声声感谢共产党。”直到今天,每逢中秋佳节,在海南岛五指山区 ,黎家仍在明月之下,用叮咚演奏歌曲,欢庆丰收。
叮咚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乐曲有《叮咚舞曲》等。
木棍琴,是高山族敲击体鸣乐器。阿美部族称阔康。流行于台湾省中部地区。
聚居在台湾省中部平原地区的高山族阿美部族人民,以农耕为业,每当庄稼成熟时节,就会有多种鸟雀前来捉食粟稻。聪颖的阿美部族人民就将枯木棍或枯竹竿吊挂起来敲打,以惊吓和驱逐害鸟。人们敲击木棍的不同部位,发出高低有别的声音,便成了可演奏曲调的体鸣乐器。
木棍琴由发音体、木架和木棰组成。发音体多用硬质木棍制作,每根长120厘米~160 厘米 、直径8厘米~10厘米,每琴三根。三根木棍的长度和直径均不相同,每根木棍的两端由绳 索吊 挂于木架上,三根等距平列。每根木棍可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相邻两根木棍为小三度关 系。木棍发音不准时,可用刀子修削木棍,音低时可削短两端,音高时则要削细木棍;也可 移动吊挂木棍的绳索进行调整,音低时,绳结向木棍中间移动,音高时,绳结向木棍两端移 动。据台湾东海大学吕炳川教授1966年至1977年的实地考察,在阿美部族的奇美村社中,也 有竹制的琴,即发音体和琴架均用枯竹竿制作,还有竹木合制的琴,即发音体用木棍、竹竿 两种材料,琴架则为木或竹制。木棰用短木棒制成,棰长35厘米~40厘米,直径2.5厘米~3厘米,两根为一副。
演奏时,奏者坐在木架后面,木棍横悬于奏者腿前,两手各执一根木棰敲击,发音为五声音阶。音域a—a1。民间常用于自击自娱或为民歌、舞蹈伴奏。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 源于惊鸟护粮的乐器,在高山族人民中流传并不普遍,目前只在阿美部族的奇美村社中还保 留着这种古老的木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