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文艺民族舞蹈正文

余姚犴舞

发布时间:11-11-26

余姚犴舞,历史上分布于浙江省余姚市西部平原及西北一带,以马渚境内为主,还包括与马渚西北部相邻的牟山和泗门。目前只有泗门一带还留存有犴舞迎新年的习俗。

送犴过年,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廿五,过去人们用稻草扎好犴,然后送到江塘、海边,拿火焚烧,以此来祈求太平。同时,在村口、街头、村庄重要公共场所,举行表演仪式,完事后将犴舞的道具,送到堂屋、宗祠等地方供起来。

余姚犴舞里犴的形状比较独特,它的头跟狗差不多,又稍微有点像狐狸,喙分上下两颌,中间露出舌头,下颌有红色的短须,上颌有鼻,左右有双眼,眼圈生黑毛,眼球呈黑球状,头上长着两角两耳。犴的头部是红色的,身子是黄色的。从身段上来看,不了解的人会认为它跟龙很像,但犴是没有鳞的,背脊上有华须分披在两边,尾巴分上下两叉,头尾共7节。

相传,犴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先民的图腾,犴舞是河姆渡先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为表达对犴图腾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产物,是先民模糊集合思维的产物。根据《四(泗)门谢氏二房谱》中记载,舞犴为秦朝时的一种风俗,余姚犴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集先民们古朴的哲学思想———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和祈神、娱神民俗内涵于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在余姚民间,犴舞不但有祈神、娱神的功能,而且还有娱人的功能。

以前,在余姚西北地区到处都有犴舞的身影。犴舞以唢呐、锣、鼓、钹等乐器为伴奏,又有独特的舞蹈阵式和阵法,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

据《辞海经》 “狴犴”条目释:东海龙王生9子,其第9子不成龙却为犴,龙生水,犴生露,性凶猛,食虎豹,镇邪恶。

余姚有口头神话传说:早在洪荒年代,东海边住有人群,以水稻为生,有一年,一条恶龙霸占东海,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雨,洪水滔天,庄稼淹没,好容易熬过水灾,恶龙又收雨为旱,大旱三个月,眼巴巴看着成片庄稼枯死,正在这紧要关头,犴从东海爬来,与恶龙展开殊死搏斗,一直战了八八六十四个回合,终于战胜恶龙,恶龙的血染红了犴的胡须,从此,犴须成了红色。水稻需要水,但水过多又要成灾,于是犴便化出一种似水非水、似烟非烟的雾水,一连化了九九八十一天,雾水滋润了禾苗,稻禾熟,粮仓实,人们度过了灾荒,大家万分感激犴的到来,从此,一个以犴为尊的信仰出现了,以犴为图腾的崇拜开始了。犴舞是史前河姆渡古文化摇篮里繁衍而成的民间文化珍品,它虽然没有其他民间习俗舞蹈那样占有空间的广阔地域,但在古越余姚的范围内,且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审美特征而得以传承。

犴舞是余姚独有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在传统的民俗活动、宗教仪式等民风习俗中保留下来。犴舞用竹篾为骨架,制作成头、尾与身节,再用布料套制,方法与制布龙相似,但形状各异,头部制作围量放大,五官造型非常夸张,显示一副威武相。布料头部红色,身子黄色,身段节如布龙状,但无鳞片,背上垂挂华须,分披两边,尾分上下两叉。头、身、尾共7节,全长15米,另有一“犴珠”和5面红、黄、蓝、白、黑的三角小旗,每旗上分别绣制“金、木、水、火、土”字各一个(字与旗色统一),代表“五行”。队伍中,犴舞排列在大旗之后,龙舞之前,前面一“令”旗开路,紧接帅旗手高举特大“帅旗”,旗上绣有一巨大的篆体“犴”字和“国泰民安”4个黄底红字,接着是鼓乐队、5面五色旗,最后“犴”由“犴珠”导引,威武凛凛地出现。

表演时,擎旗手摆成梅花桩, “犴珠”导引,犴随珠舞,基本动作有:拉场、吃珠、转身、三跳、进桩、串阵、甩尾、收场等8个阵法,犴手均着黄衣裤和黄色头巾帽,腰束红色丝带,脚穿白色鞋子,犴珠手腰束白丝带;锣鼓、招军等器乐伴之,气氛庄重,动作粗犷。要舞好犴,流传两句民谣:“心齐犴也圆,犴飞人亦舞。”舞蹈象征犴能生克,克“五行”,又能食虎豹,为民除害,龙能化雨,则犴能化露,故亦称“露龙”,祈求阳光雨露,五谷丰登。

古时,在出现天灾或不吉利状况时,人们往往会动用犴舞来祈祷神明,望驱灾消难,赐雨露,滋五谷。今天,在传统节日或某个大型纪念活动、庙会等场合,人们往往会动用犴舞来庆祝,既参与了活动,又娱乐了人们。余姚犴舞的挖掘、制作和舞犴手的培养,使失传达半世纪的、奇异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并积极融入到当代的文化建设中,不愧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颗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