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正文

传统技艺大展中的宗教世界

发布时间:11-11-26

由文化部、发改委、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等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月9日起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展,这次展出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记者在这里也看到了涉及宗教领域的经典之作。

德格雕版印经:木与纸的朝圣

草根、树皮、小刀、藏锅、木槌、石臼。在中国农业展览馆一角的展台上,摆放着这些看似与技艺大展没有关系的物品。“这些材料、器具都是专门从德格印经院托运来的,共有几百公斤重。”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也是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首次走出四川赴京展演。

今年54岁的彭措泽仁是此项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雕刻了30多年经版的他这次还是第一次到北京,还不太适应“万众瞩目”的角色。由于只会说简单的四川话,彭措泽仁很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坐着,展演时则一直埋头雕刻。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现场制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他于1980年向老艺人泽批学习雕刻工艺,至今共雕刻了5000多块印版和印经院没有收藏过的文学作品和画板。

制作传统藏纸的原料是一种名叫“瑞香狼毒”的草根。“瑞香狼毒”含有轻微毒性,用它造出的纸张能够防虫蛀、防鼠咬,年深日久而不坏,非常适合用于文献保存。在展演现场,几位身着藏服的女工将草根内层的纤维撕下来,刮成细条。“这些还要放在沸水中煮两三个小时,然后用木槌在石臼里把煮好的草根打成浆状,再搁到酥油茶桶里捣成纸浆。”一位藏族妇女告诉记者。

“雕刻经版这份工作非常辛苦,从书写到刻制完毕,总共要经过约12次校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刻好的经版经校对无误后,刷上酥油晒干,再用一种名叫“苏巴”的植物根须熬水清洗、晾干后入库。这样加工过的经版,历经百年不腐不裂。

传说,一个叫拉绒的人,用牦牛驮着自己精心刻好的经书木板,去奉送给德格土司登巴泽仁,在经过现印经院的地址时,牦牛受惊,经板散落在地上。因为这个暗示,德格登巴泽仁土司于公元1729年,在此动工修建了印经院,刚开始时仅仅用来收集和储存大藏经《甘珠尔》书板。

300年过去了,经过历代德格土司的扩建,德格印经院中库藏的木刻印经版数量已达到30多万块,包括典籍830余部,文献总字数5亿之巨,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而成为整个藏区最大的印经院。

记者了解到,德格印经院目前正在采取多种方法保护这一传统技艺,如开展藏纸制作、雕版刻印学习班等,目前会雕刻印版的有60多人,其中,彭措泽仁一个人就带出了20多个徒弟。他说:“德格雕版经书记录的是我们藏文化的历史,我们的技艺和信仰都要传承下去。”

贝叶经:“贝叶神手”急需传人

紧挨着德格印经院展示台的是云南的傣族贝叶经展台,传承人名叫波空论,来自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傣族园。带领云南四大项目来参展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赵耀鑫研究员介绍,傣语称贝叶经为“坦兰”,贝叶经是用铁笔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

已年过60的波空论老人,早年熟读经书,12岁时即进入寺庙当僧人,练就了一手刻写贝叶经的技艺,被当地人称为“贝叶神手”。波空论告诉记者,他刻写一本十来页的经文需要一个礼拜,要是有人喜欢,他就或是相送,或是象征性地收点钱。虽然看不懂这些经文,但是一些观众却还是向波空论讨要贝叶经,看来他们想要留下这小小的一片经叶,留住一片虔诚的信仰。

贝叶经是傣族文化的精髓。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傣族全民信教,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坦兰”(即贝叶经)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位神。历史上,傣家的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僧人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从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云南会说傣语的人不少,但是能看懂又会写傣文的人不多。能写贝叶经的人就更少了。”赵耀鑫对记者说,由于目前后继无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在非常担心这项技艺失传,这也是波空论的顾虑。

藏族唐卡:随身携带的庙宇

与德格雕版印经和云南贝叶经相比较,唐卡似乎更能被大众接受一些,毕竟,它是以绘画艺术的形式展现的。此次前来参展的有西藏自治区藏族唐卡(勉唐画派)和青海同仁藏族唐卡,他们在农展馆的一角亮起了一道风景线。国家级传承人丹巴绕旦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院长娘本正在一笔一笔小心地描画着,神情是那么虔诚。“有信仰的人才能画出佛光。”娘本说。

娘本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从小深受寺院佛教绘画艺术的感染和熏陶,12岁就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郎学艺。娘本说,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特点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民们祈祷、礼拜。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平方米甚至上百平方米。

此次,娘本带来了《西方极乐世界图》、《三主佛》以及《文殊天堂》等作品。由于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精细,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西方极乐世界图》是娘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的,而《文殊天堂》则是他带着3个学生花了一年零8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的。

娘本告诉记者,唐卡画师被藏民统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他们手中都有一份世代相传的《造像度量经》范本,必须遵循。各类佛、菩萨、护法神等造型的各部位,都有固定不变的比例尺度。另外,佛像的位置、色彩、面容、坐立姿势、法印、饰物、发式、光轮及所持法器等,也都是程式化了的。“这样做才能保持唐卡的庄严和神圣。每一位唐卡画师既坚守着传统,更坚守着信仰。”

令娘本感到欣慰的是,由于师从这一技艺的年轻人非常多,现在光是青海黄南热贡画院就有300多个画师,还有一大批学生,藏族唐卡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青海唐卡自2002年首次来京展出,其后基本上每年至少一次,多则三四次。“由于全国各地请唐卡的需求非常多,我们的藏族唐卡正在形成产业化发展。北京、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都有我们的唐卡。”

澳门神像雕刻:见证一个时代的信仰

“神像雕刻”是澳门首个独立申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2月9日下午首次亮相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传承人曾德衡、曾德荣兄弟在自己的展位上为过往的观众现场展示木雕及贴金手艺。此前,他们已于去年5月12日开始在澳门举办“神韵匠心——澳门神像雕刻展”,此展览一直延至今年5月。

澳门神像雕刻第三代传承人曾德衡告诉记者,他们此次带来的神像雕刻作品包括佛教、道教及中国民间信仰的神像,此外还带来了一些木雕工具、木料样本及历史资料等。

从这些展品中,观众可以了解到澳门渔民和民间的宗教信仰。澳门自开埠以来,捕鱼业在历史上担任着重要的经济角色。由于海上作业风险大,渔民多有信仰习俗,并在船上放置各种神像随船出海,以求化险为夷。以前,渔民对神像的需求殷切,然而澳门社会发展,经济转型,渔业逐渐走向衰落,神像店经营出现困难。现在,澳门的神像雕刻店只有两家:大昌佛像雕刻木器和广荣造像雕刻木器,而后者也是前者徒弟的新店。木雕神像成为见证一个时代信仰的行业被保留下来。

曾德衡自己就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而他的家人每天也都会拜佛,包括从祖辈到父辈再到自己的下一代。“成为传承人之后,对传统手工艺的保留和发挥就更需要注意。我们现在主要做庙里的神像工程,像香港妙法寺的木雕大佛,我们前后一共做了差不多8年”。

在展演现场,曾德衡通过演示,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观音菩萨》、《彩金太岁》、《原木雕太岁》等神像雕刻的制作过程。从简单质朴的木偶到今天的大型佛像,澳门神像雕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保存本地雕刻工艺优良传统的同时,如古法漆艺、金箔工艺,又吸收了外地的造像设计和接合方法,让产品由基本的“木雕公仔”发展到具有国际水平的贴近木雕佛像、佛具和重逾10吨的妙法寺木雕大佛。

“我们已经有了第4代传人,这门技艺还要继续发展,一方面继承传统工艺,另一方面也要融入现代技术,做到传承和发展相结合。”曾德衡的侄子——28岁的曾健新3年前从加拿大留学回来,已决定将家族事业发展壮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