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土家族土家族文化正文

梯玛土家族原始宗教形式

发布时间:14-01-05

尊崇“梯玛”是中国土家族的原始宗教形式,它有着形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共性,更有土家族独具的个性。土家族宗教仪式执行人“梯玛”,汉语称之为“土老司”, 土家语称之为“梯玛”,汉意为“敬神的人”。

“梯玛”用土家语唱《梯玛歌》,故被称为“歌师傅”。土家智者“梯玛”卜辞传达古代生产力信息,是中国巫傩文化的组成部分。“梯玛”是不脱离劳动的宗教职业者,与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土家族人称之为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者、人神合一的统一体。清代“改土归流”前,“梯玛”权力较大,是基层政权和神权的操纵者,不仅主持祭祀、驱邪、许愿、还愿、占卜、解结、渡关、超度、赶鬼、求雨等民间宗教活动,而且还管土家村寨的婚丧、求儿女、治病、送亡人、解纠纷、娱乐等社会活动。清代“改土归流”后,其职能减少,仅限于替人赶鬼治病、求福消灾、许愿还愿等祭祀活动。土家男女需经“梯玛”许可方能订婚。举行葬礼时,由“梯玛”念经。“梯玛”没有经书,唱词全凭记忆。从其宗教祭祀可以看出“梯玛”精通土家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仅掌握土家史实,而且能够表演茅古斯等各种土家舞蹈,为继承土家族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贡献。

新中国建立前,土家祖先为了酬神还愿,多次开展原始宗教活动。土家语称之为“梯玛日”,其汉意为“梯玛跳神”。“梯玛”巫祀活动分为公祀和家祭两类。舍巴日(汉意为“摆手舞”)属于阖族公祀,举行地点皆在土家族“摆手堂”。清代《乾隆永顺府志》记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夜间,鸣锣击鼓,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 摆手活动由“梯玛”主持进行。祭祀时,“梯玛”用土家语唱《摆手歌》,然后带领众人到摆手坪跳摆手舞。许多土家先民还以户为单位在堂屋里面操办家祭。

“梯玛”从事还愿活动之时,头戴凤冠法帽,身穿红袍法衣,手持铜铃、司刀。雄浑高亢的牛角声,节奏明快的铜铃声和着粗犷豪放的梯玛歌,组成土家山寨特有的交响曲。“梯玛”信仰属于多神泛灵信仰,原始宗教与民间信仰交融,本民族神与道教、佛教诸神混杂。由天格、地格和人格组成的“梯玛神系”,构成土家祭祀大观,表现在《梯玛神图》上,分为大、小两种,是“梯玛”祭祀神坛上使用的挂轴。大神图是主祭堂挂图,神案设在主人家堂屋里,小神图像是“梯玛”附属设施挂图,神案设在主人家大门口,“梯玛”神只有天地公、天地母、九天神、雷公、祖先神、八部大王、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冲巴妮、梅嫦猎神、四官神、土地神、五谷神等。梯玛道具包括服饰、法器和各种面具。服饰有凤冠、法衣和八幅罗裙等,法器有坛马、神旗、祖师印、八宝铜铃、司刀、牛角、竹卦和科书等。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故“梯玛”充当传承土家文化之角色。

正是世世代代的“梯玛”心口相授,以“梯玛法事”和《梯玛歌》为载体,使土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和积累,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梯玛歌》篇幅浩繁,规模宏大,长达数万行,洋洋数十万言。涉及民族起源、民族迁徙和生产生活、生儿育女等方面,具有传承土家文化、表达土家语言、调解社会矛盾、加强道德约束、兼营土家医药等社会功能。《梯玛歌》是由土家巫师“梯玛”在法事活动中唱念吟诵的祭祀歌,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积淀了大量的土家历史文化和艺术因子。一是《服兹妥(汉意为“土家祭祖还愿”)》,用于“还土王愿”,内容有《报家先》、《安正堂》、《腊月堂》、《报梯玛》、《办传贺》、《起马》、《交和事钱》、《过堂》、《讨保佑》、《拜男拜女》、《搭桥》、《送神》等四十九个环节。二是《杰洛方(汉意为手诀)》,用于“解结”法事,主要内容有《请师傅》、《叙情》、《踩刀》、《求卦》、《画符》、《拄印换身》等。三是《宋姆妥(汉意为祖宗殡殓)》,用于土家族人“治丧”法事,有“宋姆列些”和“子姐莫是”等程序,带有浓重的表演性。

《梯玛歌》形式独特,有讲有唱,有歌有舞,形成歌舞、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载体,对研究土家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价值。可见,《梯玛歌》是土家族辉煌壮丽的长篇史诗,是研究土家族的百科全书,是内涵丰富的土家语辞典,是原始宗教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环境变革,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土家文化传承人“梯玛”已经屈指可数。但是,湘西北仍有少数土家“梯玛”。建国前夕,保靖县土家“梯玛”向宏清师从“梯玛大王”彭天禄,成为“沃沙派(汉意为背篓派)”传承人。桑植县:“梯玛”尚立昆拜“梯玛世家”向宏治为师,唱《梯玛歌》,跳《八宝铜铃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