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土家族土家族工艺正文

思南斗笠与竹编文化

发布时间:14-01-07

亭亭玉立的竹子婀娜多姿,竹林四季苍翠,惹人喜爱,而竹器工艺以其特殊的质地也备受青睐,塘头斗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乌江中下游流域广为流传两句民谣:“塘头斗笠印江伞,思南姑娘大脚板。”将塘头斗笠与印江的油纸伞并列,可见其知名度与美誉度之高。而出自民间的塘头斗笠虽是实用工具,却以其精湛的工艺,堪登大雅之堂。

斗笠又叫斗篷,编织材料为本地慈竹。编织过程有一套繁复的程序,是工艺很细的活计,须得艺人心灵手巧。先是“开刀”,焚香化纸敬奉竹神、祷告上苍。然后才从竹林中砍下竹子。正如中国最古的《弹歌》所唱:“断竹、续竹……”依次剔枝、破竹,分解成篾条,竹子有节,容易脆断,需用巧力因势利导,庖丁解牛,功夫在无形之中。再将篾条分割成青篾与黄篾两部分,然后进一步把篾条划成细细的“篾丝”。最小的篾丝几乎接近头发大小,百丈之刚化作绕指之柔,工艺之精达到极限,让人叹为观止。

篾丝划好后才开始编织。将竹片搭成框架放置于斗笠模型之上,竹篾以锥形顶端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开去。自上而下,细细的竹丝经纬交织,一圈又一圈地向外扩展。斗笠有内外两层,两层之间夹放其它材料。根据用途,所夹材料略有区别,大致可分两种:一是用以遮雨的纸质斗笠,直径在70公分以上,体积相对较大,竹篾中夹以油纸;二是用来遮阳的棕丝斗笠,直径在65公分以下,顶端铺上青布、衬以红绿花纸,其余部分布放均匀的野生棕丝,通风透气;棕丝斗笠中还有一种是装饰而非实用的,直径在50公分以下,工艺更加精湛,编花织草、小巧精致。

关于棕丝斗笠顶部的那块青布,还有一段历史典故。明朝时期,塘头斗笠已是思南进贡朝廷的贡品。洪武十年(1377)思南土司田仁智之子田弘正带着一些地方特产进贡朝廷,其中就有塘头的斗笠。朱元璋对其他贡品没有发表特别看法,唯独对斗笠情有独钟。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在老家干活时大概没戴过这样漂亮的斗笠,所以频频赞叹:“篾细如丝,美哉!美哉!”还顺手拿了块乌纱赐予思南的田土司,要他押在斗笠之上,并颁下一道口诏:“民能戴,官亦能戴。”从此,塘头斗笠的顶部多了一片青布,相沿至今。

为了确保经久耐用,色泽光鲜,斗笠上还要喷涂一层桐油,在太阳下晾干,此后长久如新。

竹编是工艺很细的活计,需要篾匠心灵手巧。在小农经济时代,勤劳聪慧的塘头人就以竹编和灯草为生,甚至富甲一方。而塘头的斗笠编织工艺又以沙都最富盛名。那里的编织历史源远流长,村民个个都是能工巧匠。目前,以宋二秀为代表的编织艺人,还在不断把这一工艺发扬光大。

塘头大坝一马平川,龙底江蜿蜒其间,良田美池,竹林农舍。头戴斗笠的女子们风姿绰约地穿行其间,那别致的造型,迷倒多少外乡来客。

斗笠还是传情之物。按照地方风俗,一年一度的端阳节,未婚小伙子总要到姑娘家“打端阳节”,姑娘总是把编得最好的斗笠送给小伙子。心灵手巧的塘头姑娘借助一双巧手,把她们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全都织进了篾丝的经纬之中。

所以,斗笠不仅是遮雨避阳的实用工具,更是一种富有丰富内涵的民间工艺,它已经与塘头人的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水乳交融,升华为一种民俗文化。

上一篇:土家晒筐 下一篇:印江油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