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畲族畲族历史正文

唐代畲族先民

发布时间:13-10-18

唐代畲族先民被称为“蛮獠”,闽粤赣三省交界的九龙江以西的广大山区,为“蛮獠”出没之地。史书记载的“蛮獠啸聚”,“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和“峒蛮”苗自成,雷万兴,蓝奉高等起义都和畲族先民有关。唐王朝“靖边方”,于垂拱二年(686年)在泉(州)潮(州)一带建州县,以控岭表。在当时统治者的压力下,大量畲族先民逃亡隐匿到更为偏僻的山林。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为缓和社会矛盾,“安仁”之区,乃开山取道,遣人将畲族先民诱抚出来,使散移各处的畲族先民纷纷“归附”。“日将山獠化编氓”,对“归附”的畲族先民聚居一起,谓其聚地为“唐化里”林登虎:《漳浦县志》卷十九,《杂志》,清康熙三十八年修。随之大量汉民迁入,使“苗人散处之乡”变为“民獠杂处”之地。

这个时期畲族先民主要在漳(州)汀(州)一带活动。他们和汉族一起,拓荒垦殖,使林木阴翳,荆棘丛生的荒地,“渐成村落,拓地千里”,山区得到开发,生产得到发展。随着唐王朝在畲族地区的设治,对畲族先民“劝农桑,定租税”,要求畲民“纳贡赋”《临汀江考》卷一,《方域考》;《资治通鉴》卷二五七,《唐纪》七五。,畲族地区的封建地租原始形态出现。在畲族移民史中还有一条重要的史迹,现记载于闽浙两地各姓畲族的谱牒中,即唐光启二年(886年),畲族各姓(主要是盘,蓝,雷,钟)祖先曾为闽王王审知之向导官,沿东海之滨从闽东的连江,罗源登岸,并陆续迁往闽东,浙南诸地。

上一篇:两宋时期的畲族 下一篇:畲族历史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