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蒙古族蒙古族文艺正文

蒙古族民间乐器

发布时间:14-12-19

一、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旅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弦呜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彤、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用藤条或水杆与马尾做成,两条琴弦分别用四十根(里弦)和六十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问,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和、浑厚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特色、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二、雅托克

即蒙古筝。蒙古族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火不思在明朝文人笔下。火不思有各种译法,如琥珀槌、胡博词、虎拨思儿之类。元、明时代的蒙古族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弹火不思唱歌舞蹈,正统十四年。也先每宰马设宴,必先奉上皇酒,自弹虎拨思儿、唱曲、命达区别子齐声合之。火不思不仅在蒙古草原上流传,明代的中原地区也很盛行,不仅北人善弹火不思,内地汉族人民也对此喜闻乐见。

三、口琴

又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族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族音乐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

四、四胡

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闩。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他如山西、陕两、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