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族汉族文化正文

汉族儒家与道教

发布时间:13-11-05

儒家是先秦时期由孔子所创立,此后长期主宰中国封建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思想流派。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宗教,即儒教,孔子是教主。

儒家形成于春秋末期社会大变革时期,其基本思想特征是:重实践,重人事,重伦理,重教育,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等。其学说虽然历经更迭,却一直以教育感化为中心,将知识、心理、伦理、政治结合起来的政治学说,以“仁爱”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伦理哲学,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绵延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一种特质。

清代乾嘉以后,儒家的地位与影响日趋衰落,五四运动以后,逐渐被新兴的革命思潮所取代。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汉族传统宗教信仰之一。它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在发展过程中,还糅合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论和教规、仪式,形成了十分庞杂的思想体系。黄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或法则,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认为人通过修炼得道,就可以“形体得之永固”,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而永存天地。“德”是道教教义核心的另一面,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认为凡是符合“道”的准则,即为“有德”的思想,并加以衍化。主张人皆应修道德,使“道普德溢”,乃可国泰民安。道教中还有“玄”的概念,指精神性的宇宙本体,认为“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超乎物质的精神体。道教还提倡“无为”与“清净”,这是该教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基本态度。认为治理天下要顺乎社会,与民休养生息。个人处世要摈弃妄自作为,追求清静寡欲。同时提供"抱朴",即抱守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世事所困扰。

道教是多神教,认为世间可分天人两界,神有天神、地祗、鬼与诸仙之分,各类神都有最高的统领者。其崇拜的最高尊神为“道”人格化的“三清”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清为老子。其修炼方法有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符箓、房中、辟谷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道教积累了大量经籍书文,后多编入《道藏》之中,对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化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均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它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作为汉民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这股思想潮流当然也流进了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瑶、阿昌、白、毛南、仫佬、土家、壮、布依等民族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佛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地区,但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摩擦融合而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的特色的汉传佛教。佛教尤其在南北朝、唐朝时期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佛教不同于东南亚各国佛教,中国佛教僧人禁食肉类,属于大乘佛教;东南亚各国一般不禁食肉类,属于小乘佛教。

上一篇:汉族的宗教信仰 下一篇:汉族民族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