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哈尼族哈尼族人物正文

哈尼族民间艺人张树皮

发布时间:11-11-10

云南省勐腊县坝落寨哈尼族民间艺人张树皮在加工树皮雕塑“哈尼老人”

他是一个不羁的男人,长发飞扬,世人的不屑,对他不过是过眼烟云。他更是一个纯净的孩子,执著地雕刻着自己的世界、以及和心爱的姑娘共同的生活,顺便着,成了民间树皮衣物制作工艺的唯一传人。他掀起了时装界反朴归真、粗犷野性的风暴,依然觉得自己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1965年,张树皮出生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团累镇旧龙村的一个哈尼族爱伲人山寨。那时候,张树皮还叫张卫平。

张树皮是父母的第十个孩子。阿妈是一个家庭主妇,阿达(父亲)是乡民政的工作人员。这样的家庭,在偏远的哈尼山寨,经济条件无疑是比较好的。可是,不知是祖辈遗留下来的传统,还是张树皮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早日独立刻意制造了这种氛围。在这个大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淡漠,有时甚至到了冷漠的地步。尽管他们面对外人的时候,都是热心肠,遇到不平时常常挺身而出,对朋友肝胆相照的好人。

即使是年幼的张树皮,也并没得到特别的关照。在这样家庭氛围中,从来都是各玩各的,各有各的朋友圈子,谁都不愿意把个人的秘密和家人分享。所以在家里,张树皮从小就没有玩伴,这让他从记事起就异常孤独。孤独中,张树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张树皮习惯用一把小刀,在一块废旧的树皮和树根上雕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人物,花鸟,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都是张树皮的雕刻对象。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他雕不出来的。这些图案,有的写实逼真,有的荒诞怪异。张树皮把它们都宝贝地收藏了起来,不让任何人知道,平生第一次有了幸福的感觉,因为他也有了秘密。

从此,刻着图象的树皮树根成了张树皮最宝贝的朋友,以至于后来,张树皮看到所有的树皮和树根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

1981年,16岁的张树皮进入勐腊县建筑公司从事木工。本以为可以继续用木头做出喜爱的图案,发挥自己的所长,现实却与张树皮的期望相去甚远。但迫于生计,张树皮咬着牙挨了过来,因为他知道,只有小学文凭的自己,要想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枯燥的工作之余,在树皮树根上雕刻自己喜欢的图像成了张树皮唯一的慰藉。即便如此,6年之后,22岁的张树皮依然决定辞职,回家专门做雕刻。在张树皮所在的哈尼山寨,十六七岁成亲是习俗,22岁的张树皮没找到愿意嫁给他的姑娘,却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一片哗然中,不务正业成了张树皮的代名词。

然而,7年过去了,张树皮的树皮雕刻和根雕依然没得到认同。家人和乡亲们,早已经对29岁却依然痴迷于雕刻的张树皮没了任何期望。但是,就在这一年,一个偶然的发现,彻底地改变了张树皮的人生。

1994年,很平常的一天,张树皮偶然在父亲的床上发现了一块很奇特的布。这块布的形状很不规则,看似坚硬粗糙,用手一摸,却发现布很柔软,最奇特的是,这块布至少比其他布厚了好几倍。张树皮盯着那块布,莫名温暖,尽管在这之前,他从来没看到过这样奇特的布。阿达走了进来,告诉张树皮,这块布是从一块树皮得来的。这种树叫“明帝砂河”(哈尼语)树,是生长在西双版纳茫茫原始森林中的一种树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类似于“铁刀木”,越砍越发,深为当地人喜爱,并具有收藏价值。围着树干反复锤打,即可从树干上剥离出树皮,缝制衣物。而树体又会生出新皮,生机昂然。传说古时有户贫寒的哈尼族爱伲人家,为了生存在原始森林中苦苦寻找能够遮风避寒的树皮,后终于找到了这种树,经无数次锤打后仍可完整地从树干中脱落出来的树皮,便可制成结实的树皮衣服。

这种树皮衣制作技术一代代传下来,成了很多贫寒人家必需之物。这种衣服质地柔软,轻盈透气,1件可穿3~5年,还对预防和治疗风湿病有很好的效果。哈尼族先民白天穿树皮衣遮身,夜间盖树皮被御寒,劳动中用树皮包盛物。父亲床上的这块树皮布,小时候曾是张树皮一家兄弟姐妹们的摇篮,他们都是在这块树皮上爬着长大的。只是,现在用树皮制作衣服的技术已经在19世纪初逐渐消失,哈尼族人穿树皮衣的历史,在1000多年之后,濒临失传的危险,因为已经没人会做树皮衣了。张树皮的祖辈其实都是做树皮衣的能工巧匠,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已经只剩从祖辈们口中听来的技术点滴了。

张树皮听说自己从小的树皮居然还有如此神奇的一面,顿时来了兴趣,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拯救这一濒临绝迹的服饰文化。第二天起,张树皮走村串寨寻找树皮服装原料及加工方法。张树皮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明帝砂河”(哈尼语)树,用木棰将树皮反复敲打至松,将树皮完整脱下,再洗去树浆并晒干,得到了一块米黄色的树皮“布”。

张树皮用这块“布”缝制成了一件小小的衣服。不久后的1995年初,张树皮有事去景洪,把这件小衣服也带了去。一个台湾来的游客看到后,非要张树皮卖给他,当听说这件衣服的原料居然是树皮时,赞叹连连,毫不犹豫地给了张树皮200美金。这是第一次,张树皮近乎固执的坚持赢来了认同和尊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成就感让张树皮一发而不可收,此后,他一口气制作了树皮树皮帽、鞋、裙、裤、包等11个品种共100余件树皮制品。

但尽管注入了极大的热情,张树皮依然没有得到更多的认可。除了偶尔能向游客卖出一些小小的树皮物件外,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大多数时候,他依然靠着父亲的接济过活,这让张树皮常常莫名地自卑。这期间他也找过一些工作,但单纯自我的张树皮总是“不服管教”,每一次,他都别人委婉地辞退了。眼看着自己已经31岁,张树皮也越来越累,他想,要不干脆放弃算了,像普通人一样,好好做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娶妻生子,过一种琐碎平庸但也不失幸福的生活。虽然放弃树皮雕刻和制作树皮衣服会让自己痛苦,但大多数男人不都那么过的吗?

然而,就在张树皮想放弃的时候,一个天使一样的姑娘,阳光一样明媚地照亮了张树皮疲惫的心,使他坚持了下来,并让他最终从张卫平成了今天的张树皮。1996年,张树皮版纳在一家公园内遇见一个极其秀雅美丽的女子。她是来公园找工作的,张树皮帮她填了表。姑娘走后,张树皮不禁感到怅然若失。但茫茫人海,没有联系方式,从何找起?谁知道一年后,张树皮坐在自己的工艺店里沉思,忽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哥”。转身,看见那个陌生而熟悉的身影站在夕阳的余辉里,张树皮潸然泪下。

姑娘也是哈尼族,出生在版纳勐海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当过三年的教师。在他们认识之前,姑娘已经从是张树皮朋友的哥哥处得知了这个“怪人”的很多事,认识张树皮后,更是坚定地站在了张树皮一边。一个女子,应该懂得保护自己心爱的男人,为他做些什么。五天后,张树皮对她说:“跟我走,嫁给我。”姑娘辞去了自己不错的工作,跟着张树皮来到昆明开始了艰难的生活,那么义无返顾。DYCMS_info_next

张树皮用自己做的树皮衣服迎娶了自己心爱的女子,心中百感交集。望着姑娘坚定的目光,张树皮告诉自己,即使为了怀里的女子,也好好好把树皮衣服做出个样来。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结婚后,张树皮的灵感喷薄而出。在太太的建议下,张树皮把自己喜爱的树皮雕刻、根雕、树皮衣服以及哈尼族民族文化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他用树皮雕成各种各样的脸谱和人的形状,让它们戴上树皮帽、穿上树皮衣裙、背上树皮包,手上戴条哈尼族的手链,胸前配上浓抹重彩的一小簇哈尼族刺绣。看到的人,无不惊艳。

1997年4月,张树皮携带自己的作品参加版纳“西交会”,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正式亮相,随即引起极大关注。接下来,张树皮1998年受邀参加第32届全国旅游商品交易会,获“最佳旅游商品奖”;1999年树皮衣物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中国馆展出,好评如潮;2001年和2002年的中国国际旅游节商品交易会上连续获“优秀旅游商品奖”和最佳创意奖;2002年3月应邀参加北京首届民族风情节……

张树皮的衣服,迅速地被人们当作最时髦的时装,迅速地掀起了一场时装界反朴归真、粗犷不羁的野性风暴,站在了时装的最前沿。2005年6月,张树皮受云南民族村邀请,进驻民族村哈尼族村寨,有了创作和展示自己树皮衣物作品的树皮工作室。很多国家领导人和其他国家的总统、总理等都到过他这里视察。

现在,张树皮和自己心爱的姑娘所生的女儿已经8岁了,成了张树皮的专职模特。5岁的时候,女儿穿着爸爸的树皮时装去参加一个赛装节,轻易地就捧回了少儿组的艺术装银奖,从此她穿着爸爸的树皮衣服,在各类服装比赛中无往不利。目前,张树皮正在哈尼族村寨创建自己的“树皮布展览馆”,把树皮布历史文化内涵以最直接的方法展示给人们。古老的马灯,各类雕刻在树皮上的脸谱,穿着树皮时装的木头模特……哈尼族传统的服饰文化,将被巧妙地糅合其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哈尼族舞蹈家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