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纯朴的蒙古族劳动人民,在逐草而栖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刺绣工艺。它以凝重质朴取胜。而通辽市就有一位全国首屈一指的蒙古族刺绣能人——阿西玛。
走进阿西玛的作品储藏室,看到由她创作、绣制的那一幅幅色彩鲜明、工艺精湛并蕴含着浓浓的蒙古族气息的手工刺绣的壁挂、蒙古服饰、枕顶、荷包、靠背……不由得深深为阿西玛绝妙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刺绣工艺所吸引。“这是我为奥运绣制的6幅刺绣作品:《奥运来了》、《中国民族祝福奥运》、《翔》……”阿西玛拿着她精心绣制的作品介绍着。“看!这是用五彩线绣的蒙古族祥云,这是正在飞翔的仙鹤……它的名字叫《翔》,它代表我们草原人民祝福奥运会取得成功。”
阿西玛是一名退休的领导干部。儿时的她生活在扎鲁特大草原。那时草原上谁家娶媳妇、姑娘出嫁,手工刺绣是必不可少的嫁妆。草原上的姑娘们都会刺绣。阿西玛在十几岁时无论是贴绣、刺绣、盘绣、刻绣都已经是姑娘们中的佼佼者。1984年,科尔沁草原上的末代达尔罕王的第八个儿子,美国华裔航天电脑专家包铁铮先生,首次携妻回故乡探亲。在接待中,时任中共哲里木盟委副书记阿木古冷同志亲自为其挑选礼品,其中三件衣物都出自阿西玛之手,那是她24岁时绣制的作品,包铁铮夫妇接过礼品,爱不释手。
2002年,阿西玛退居二线了。在一次回老家参加亲属的婚礼时,发现聘礼中没有蒙古刺绣。阿西玛不解地问:“娶亲为什么没有刺绣了呢?”亲属告诉她,现在没人绣了。“那我以前绘画的花样呢?”亲属说:“卷烟抽了。”当时阿西玛感到非常痛心,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难道就要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吗?回到家后,她再也坐不住了。她心想,一定要把民族传统的手工艺文化传承下去。于是她拿出姑娘时留下来的丝线、绸缎。戴上花镜自己创意、自己绘画、自己绣花。为了一个创意,她要反复考证,为了一缕丝线,她要跑邻近几个盟市。为了绣得更加精细她的花镜换了一个又一个……
一次她和当时的萨仁副市长在电梯里偶遇,便和她说了自己刺绣的事情。没想到没过几天萨仁副市长亲自来到她家看她的作品。看到她的作品萨仁连连称赞,当场决定要搜集蒙古刺绣作品搞个展览。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其它的刺绣作品,那次在科尔沁博物馆展出的124幅蒙古刺绣,竟成了阿西玛的个人展览。随后她的作品又在内蒙古乌力格尔艺术节等重大节日上展出。蒙古族传统的刺绣太少见了,人们都想高价购买她的作品用来收藏。
2006年,阿西玛被聘为内蒙古民协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又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蒙古族服饰艺术收藏家”等。并出版发行了《阿西玛蒙古刺绣》画册。今年她的《科尔沁针线技艺文化》一书也将与大家见面。阿西玛告诉记者,她的所有作品都将免费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爱上蒙古族刺绣,爱上我们的大草原。截至现在,阿西玛藏有自己的蒙古族刺绣作品200余件。其中有一个荷包是她用了3年的时间绣完的。荷包全长180公分、宽55公分,飘带长96公分、厚10公分。选用上等的绸缎料,采用蒙古族传统手工绣花经典技艺贴绣、盘绣、刻绣等精制而成。荷包上的每个图案都蕴含着富贵、吉祥、和谐、美好的祝愿。阿西玛给这个巨型荷包取名“蒙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