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山山城位于抚顺市区北部的高尔山上,山城最高处约海拔150米。山城由东城、西城、南卫城、北卫城和东南角的三个环状小城构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城垣周长约4公里,东西长1217米,南北宽912米,辟有北、东、南三门,山城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扼守着浑河北岸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高尔山山城始建时间已无可考,从三十年代开始史学界就认定这座山城为高句丽时期的名城。
现在高尔山山城的南部和西部城墙都被建成了道路和广场,成了人们徒步健身的场所,偶尔还能看到俄军修建的战壕,山城的北面和东面城墙轮廓还比较清晰,山城内的田间地头还能看见高句丽时期的红色瓦片,判断那一带应该是高句丽时期的官署所在地,山城东门和南门两侧的夯土堆也保留了下来,北门因为开山修路已不见踪影,但还能知道大概的位置。
燕国存在于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在这一阶段,高句丽积石墓仍很流行。据说,在抚顺地区也曾发现过高句丽积石墓,因不见详情报导,具体情况不明。但可以肯定是抚顺地区(尤其是市区附近)所见高句丽墓葬多为土墓。
辽代在高尔山建辽塔两座,分立于东西两座山峰之上,目前仅见西侧的辽塔,该塔建于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多种型制的青砖砌筑而成,塔身八角形,九级密檐。
塔身高自下而上,用密檐、斗拱分出比例匀称的层次,每层又用磨砌立柱,构成8个对称的圆弧犄角。在八面塔身上各有深约15公分的长方形佛龛,上有砖雕宝盖,龛下有飞天拱托,各自组成一幅完整的浮雕图案。
1956-1957年,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曾对抚顺市东郊浑河北岸前屯、洼浑木高句丽墓葬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19座,“都是石筑单室墓,上多覆土封顶”,出土遗物有陶罐、釉陶罐等,陶器均为泥质,大多轮制。原报告推定年代“可能为高句丽中期到晚期,即相当于南北朝到隋唐之际的一段时期”。
本世纪初,在高尔山城东1.5公里的施家山坡上,发现约百座高句丽墓葬。当地群众介绍说,过去施工曾有大量墓葬被破坏,发掘者据此推断,原来墓葬“应该从山顶一直向山脚开阔处分布,数量相当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