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族白族古迹正文

白族历史源流

发布时间:11-11-02

白族史称僰人。唐代从南诏、石城(曲靖)迁入丘北定居。马曜主编的《云南简史》记载:“在今楚雄、昭通、红河、文山以及越僰等地,都有白蛮分布,其地域与汉晋时期僰人的分布大体相同而略广。”1986年丘北县马者龙薄荷山出土的元代火葬墓群,与白族在明代以前因受佛教影响而盛行火葬的习俗相符。马者龙白族张、李、王三大姓的家谱碑志记载:“张氏始祖肇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柳树湾人氏,张海之子宦游滇迤西太和,昆季自明景泰年前丘阳而落业马者龙”;“李氏原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明初太祖李桐宦游于滇大理,后落籍于丘阳马者龙”;“王氏始祖南京人也,明宏武年间宦游于大理,祖有三子,一隶于广南,一隶于阿迷,一来游泸西遂落籍于丘阳。” 白族的称谓最早见于秦吕布韦的《吕氏春秋.恃君览》,称为“僰人”。此后,史籍中相继出现“滇僰”(滇池地区的僰人)、“邛僰”(四川一带的僰人)。东汉至晋,白族先民称为“叟”人。唐朝以后,经过南诏、大理国500多年的统治,比较稳定的白族共同体逐渐形成,统称“白人”。明初,在白族地区广泛实行军屯,汉军与白族交错杂居,白族称军屯户为“军家”,军屯户称白族为“民家”,故“民家”一词长期沿用。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1953年人口普查,文山白族人口1884人,占专区总人口的0.14%。主要分布在丘北县的马者龙、布宜、丫以则、阿诺、龙嘎、曰者、旧城、树皮等地1851人,占全区白族人口的98.25%;1964年普查,白族人口2259人,占全州总人口的0.15%;1982年普查,白族人口4713人,占全州总人口的0.18%;1990年普查,白族人口6223人(男3262女2961人),占全州总人口的0.21%;1995年普查,白族人口6222人,占全州总人口的0.20%。分布在丘北县5519人,文山县269人,砚山县178人,西畴县27人,麻栗坡县36人,马关县68人,广南县86人,富宁县39人。

明清时期,白族聚居的马者龙是三乡县治所在地。清末,马者龙属中区的一百户,第一任百长王文荣(白族)。民国8年(1919)马者龙改建团,团长杨开池(白族)。民国20年(1931)改为甲。民过27年后属清源乡之一保,第一任保长李学良(白族)。那时白族中奉行封建宗法制度,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族长(权利很大,族内一切事务都由族长决定)族规。村寨以德高望众者为寨老,是村寨哦管理、建设的谋划者和民事、治安调解人。1951年马者龙成立乡人民政府,1957年建立马者龙白族乡,第一任乡长张顺花(女、白族),1984年改为白族彝族乡,1988年又改为双龙营乡所辖的马者龙行政村。

白族聚居村寨长期以封建领主和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末至民国年间,基本阶层是地主、自耕农、佃农。1949年以前,白族聚居的阿诺村45户,地主3户占有53.3%的土地,贫下中农42户只占有46.7%的土地。1953年实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土地,1954年建立互助组,1955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0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模式由自然经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1993年阿诺村粮食总产34.84万公斤,人均有粮454公斤,烤烟、蔬菜等种植业收入29.15万元,畜牧业收入9.6万元,加工业1.2万元饮食服务业1.2万元,运输业1.2万元,林业0.78万元,累计43.13万元,人均纯收入524.7元,全村都住上了瓦房,并有胶轮车200辆,自行车50辆,电视机50台,收录机200台,缝纫机200台,出现了粮食、辣椒、烤烟种植专业户。

白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稻谷、玉米为主,辅以小麦、豆类、等小春作物和辣椒、烤烟、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使用犁、耙、锄头、钉耙、斧头、砍刀、镰刀、弯刀等农具。耕作技术先进,作物产量较高。饲养牛、马、猪、鸡等家畜家禽,从事织哦染、竹编、木、泥、石等手工业,有粮食、土布、木器、蔬菜等上市交易。随着科技应用推广,粮食、辣椒、烤烟、养殖猪、鸡、牛已经成为部分农户的主要产业,有的还兼有小商店、小旅社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苍山神祠